9787030439345: 岩土地震工程三维时空分析理论

Synopsis

《岩土地震工程三维时空分析理论》针对现有岩土地震工程分析理论不能够系统考虑地震动的幅值、频率以及持时这一根本性缺陷,总结和分析了地震的成因、传播规律以及地震动信号的分析处理技术等。在此基础上,以汶川地震为大背景,以现场调查、地震台阵实测数据、振动台试验、数值分析及理论分析为手段,借助波动理论和Hilbert-Huang变换技术,从幅值.频率.时间三维时空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的动力特性、滑坡的成灾机理及支挡结构地震稳定性等内容。最后,还将三维时空分析理论推广到水平成层场地地震动响应方面的研究。本书可供从事岩土地震工程设计、研究的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和参考。前言第一章地震学基础1.1引言1.2地球内部构造1.3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1.3.1地震成因的宏观错误背景——板块观点1.3.2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弹性回跳说1.3.3黏滑弹性回跳说的改进——黏滑说1.3.4地震类型与地震序列1.4无限弹性体中地震波的传播1.4.1波动方程1.4.2弹性波的传播1.5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1.5.1地震波在自由面的反射1.5.2地震波在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和折射主要参考文献第二章地震动信号的分析技术2.1标定变换2.2消除趋势项2.2.1最小二乘法2.2.2小波法2.2.3滑动平均法2.3数字滤波2.3.1数字滤波的频域方法2.3.2数字滤波的时域方法2.4异点剔除2.5地震动信号的时域分析2.5.1概率分布函数和概率分布密度2.5.2均值、均方值和方差2.5.3相关函数2.6振动信号的频域分析2.6.1功率谱密度函数2.6.2频响函数2.6.3相干函数2.7地震动信号的时频分析2.7.1HiIbert.Huang变换的基本原理2.7.2Hilbert.Huang变换的应用实例2.7.3Hilbert—Huang变换研究的相关问题2.7.4Hilben.Huang变换的完备性和正交性主要参考文献第三章岩质高陡边坡地震动特性分析3.1“5.12”汶川地震自贡西山公园地震台阵监测结果分析3.1.1工程概况3.1.2“5.12”汶川地震自贡西山公园地震台阵监测记录3.1.3自贡地形地震台阵振幅响应特征分析3.1.4自贡地形地震台阵频谱响应特征分析3.1.5小结3.2岩质边坡动力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3.2.1大型振动台试验设计3.2.2大型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分析3.2.3小结3.3岩质边坡动力特性的数值分析研究3.3.1GDEM简介3.3.2数值分析中的关键问题3.3.3数值分析结果正确性的验证3.3.4岩质高陡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的一般性规律3.3.5岩质高陡边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的局部地形效应3.3.6小结主要参考文献第四章岩质高陡边坡地震稳定性时频分析理论4.1双面岩质高陡边坡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时频分析理论4.1.1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时频分析公式的推导4.1.2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时频分析公式的求解思路4.1.3双面岩质边坡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时频分析方法的验证4.1.4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时频分析公式的参数研究4.1.5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时频分方法与规范计算方法的对比性分析4.2地震作用下岩质高陡边坡的斜坡变形特征

"synopsis" may belong to another edition of this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