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化学丛书:配位化学(2版)》系统介绍了配位化学的形成与发展,配合物中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能,与生命过程相关的配位化学,配位化合物与新材料、分子组装与器件以及纳米配位化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第二版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加了部分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还增加了纳米配位化学一章(第6章),介绍了配位化合物纳米材料和以配合物为前体的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介绍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以及我国广大科学工作者在相关领域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由浅入深,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配位化学》可供从事化学、化工、环境、生物、生命、材料、医药卫生等相关学科的大专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和技术人员,科技和政府的管理人员及各阶层的化学爱好者阅读。《21世纪化学丛书:配位化学(2版)》一方面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加了部分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另一方面增加了纳米配位化学一章(第6章),介绍了配位化合物纳米材料和以配合物为前体的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1世纪化学丛书:配位化学(2版)》可供从事化学、化工、环境、生物、生命、材料、医药卫生等相关学科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第1章配位化学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的经典学科在不断发展并完善自身的同时,也与其他的相关学科交叉并产生新的生长点。作为无机化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的配位化学(coordinationchemistry)也不例外,现在的配位化学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与以前无机化学中介绍的配位化学相比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与化学中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相互渗透,而且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医药等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本章将简单地介绍配位化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配位场理论等基础知识,配位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及其新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我们将在后面的几章中介绍。1.1配位化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配合物是出现在18世纪的普鲁士蓝(Prussianblue,又称Berlinblue),它是一种无机颜料,其化学组成为Fe4[-Fe(CN)6]3·nH20。但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将l893年A.Werner(维尔纳,l866.12.12~1919.11.15)发表第一篇有关配位学说(配位化学理论)的论文作为配位化学的开始,这样算来配位化学至今已经走过了ll0多年的历程。从表l.1可以看出尽管配位化学理论出现在Ar—rhenius的电解质理论、电离学说之后,但是配位化学理论的提出不仅比电子的发现要早,而且比现在人们熟悉的化学键理论(19世纪)也要早好多年。……第1章配位化学简介1.1配位化学的形成与发展1.2配合物的分类、命名及异构现象1.2.1配合物的分类1.2.2配合物的命名1.2.3配合物中的异构现象1.3配合物中的化学键理论1.3.1价键理论1.3.2晶体场理论及配位场理论1.3.3分子轨道理论1.4我国的配位化学参考文献第2章配合物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能2.1配合物合成2.1.1加合、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合成经典配合物2.
"synopsis" may belong to another edition of this title.
Seller: liu xing, Nanjing, JS, China
Soft cover. Condition: New. Language:Chinese.Author:SUN WEI YIN.Binding:Soft cover.Publisher:Chemical Industry Press Pub. Date :2010-12-01. Seller Inventory # 940223